“各学科考试难度系数,小学不低于0.95(即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初中不低于0.85。”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一份文件,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作业、考试等方面做出进一步要求,其中关于降低考试难度的细则引起网友热议:小学生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

“家长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水平会更焦虑”“开盲盒式中考”“孩子以后缺乏竞争力怎么办”……这样减负大招,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甚至有人调侃这是在为难老师和出题人。

毋庸置疑,降低考试难度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压力,传递了积极的导向。若干年前,教育还没怎么“内卷”的岁月里,小学生基本上只要上完课在加一点点课外作业,就可以“放飞”自我了。之所以能轻松加愉快地学习,考试次数少和得分高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每逢考试,学生们都会特别紧张,如果分数差距拉的比较大,心理也自然会特别有压力。今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目前部分地方和义务教育学校存在考试次数偏多、难度较大、质量不高、结果使用不当等突出问题,违背素质教育导向,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应考压力过大,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必须予以纠正。

一个学期如果只有一次期末考试,而且分数相差无几,孩子们的心情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教育部多次强调“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四川省教育厅要求小学生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就是这种思路的进一步具体化的表现。

事实上,即便没提这样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平均分总体都是比较高的,100分的试卷,95分以上可谓比比皆是,满分也不少见。因此,这个标准其实基本上是合理的,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该横加指责。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提高平均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减负不能停留于这种表面工作。

提高平均分固然可以“皆大欢喜”,但考虑到最终会面临选拔性考试,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家长的焦虑。一些心急的家长,甚至会更加焦虑。有网友不无担忧地表示,减负应该是减掉学生在掌握应掌握的知识之后,为了片面的高分以极高的边际成本做的事情,“一刀切”地降低考试难度有悖减负的初衷。

只要有考试,得分总会有差异。分数高低直接牵动着孩子的心灵,但如果学校和老师不刻意营造比拼的氛围,也就不会有过度攀比现象出现。倘若老师能不过于追求分数,不过度表扬高分,也不责怪低分的同学,得高分的小朋友固然高兴,考低分的也不会自卑。否则,即便平均分95+,也会有人为了有没有得满分而斤斤计较。

换言之,孩子的学业压力问题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对于分数秉承怎样的观念,这就涉及了不合理的评价机制改革。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教育评价改革引发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提出注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注重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注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等相结合,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相信随着义务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地,学校和老师的急功近利心态就会得以有效遏制,到时也就不会纠结于平均分的高低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