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已经过去三分之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三季度GDP 破5 的背后既有疫情反复、缺煤缺电等暂时的瓶颈,也有中下游行业利润空间被挤压、国内消费需求低迷等中长期的问题。但即便如此,政策仍有充分的定力,这种定力甚至超出了前期预测,体现在:

10 月份积极的公开市场操作压缩了降准预期。10 月央行净投放1600 亿元,虽然弱于9 月(5900 亿元),但仍多于过去的6、7、8 月,尤其是最后一周(10 月23-29 日),在前一周已有2600 亿元净投放的情形下再次新增净投放6800 亿元。此外,10 月15 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 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央行将综合考虑流动性状况、金融机构需求等情况,灵活运用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动性,熨平短期波动,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在增加流动性总量方面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的表态也削弱了市场对四季度降准的预期。

在大宗商品价格尚未平复的时间点出台“双碳”顶层规划。10 月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味着“1+N”政策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已经形成。《意见》对行业的要求严格、态度分明(例如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行业要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要进行“回头看”,等等),进一步表明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已箭在弦上。且值得注意的是,相较顶层设计,行业层面上的规划或更加严格,以近期出台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为例,其中提到要“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对比《意见》中的表述“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来说要求是更高的。在当下出台“双碳”顶层文件,说明短期的供需错配并没有对政策节奏形成太大冲击,价格波动没有使政策失去定力。

在房地产产业链走弱的背景下开启房地产税新一轮试点。开年至今,多地“土拍”遇冷,流拍成为常见事件,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幅度甚至导致“限跌令”的出台。但与此同时,房地产税作为长效调控机制的重要一环开始启动,新一轮试点城市的名单可能很快就会公布,对预期或多或少存在影响。

为何政策定力高于预期?这又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市场需要适应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过程,同时加深理解“稳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内涵——稳增长将更着重企业微观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民生(尤其是共同富裕),和体制机制问题(如电价改革),定向破除阻碍经济增长的关键瓶颈,而传统宏观政策(如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高杠杆共同拉动下的基建、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正在逐步弱化。以当前阶段为例,虽然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在降低,但有其他政策针对性出台,包括:(1)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可延缓缴纳2021 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2)各地重大项目除交通之外,还集中在能源、信息化等领域,后者是未来阶段更重要的投资导向;(3)“双减”、“房住不炒”等政策既是对行业本身的规范,也将从更深层次改变居民的消费方式,引导内需扩张。

风险提示: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效果不及预期,影响宏观经济增速;房地产税试点政策引发市场信心变动超预期,土地市场低迷削弱地方财力。

(文章来源:东方证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