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2月22日电(史可)与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呈现出的“先慢后快”节奏不同的是,2022年财政政策或将前置发力。近日,包括浙江、河北、江西等九个省份先后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拟发行规模已超5700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额4183亿元,占比达九成。

此前,财政部表示,近期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供各地在明年一季度发行使用,并要求专项债发行要把握好“早、准、快”三点。

业内普遍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将前置且财政支出力度会明显加大,预计明年一季度的专项债发行规模比较可观,对明年初实物工作量的形成以及当期社融规模都将形成较强支撑。

政策发力适度靠前保障财政支出强度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在额度分配上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各地项目资金需求和施工条件,项目资金需求多、施工条件好的地方多分,反之则适当少分。

许宏才表示,财政部将持续加强督导,推动1.46万亿元专项债提前下达额度在明年一季度发行使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明年专项债发行要把握好“早、准、快”三点。一是准备工作要“早”。今年年底前着手编制发行计划,确保明年一季度有相当数量的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二是发行时机要“准”。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要和资金使用进度相匹配,适当提高发行频次,优化发行安排,避免债券资金闲置。三是资金使用要“快”。

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下达的时间与2019年、2020年基本一致,但是较2021年大幅提前了三个月。而随着2022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的厘定,多地已经开始筹备明年的政府债券发行工作。

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2月22日,已披露的公告显示,近期已经有浙江省、河北省、江西省、江苏省、山西省、山东省(不含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甘肃省等九个省市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安排,拟发行地方债规模合计达5744.4722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额达4183亿元。

其中,浙江省一季度发行规模最大,拟发行政府债券额达1112亿元,全部为新增债券,其中新增专项债拟发行954亿元,具体来说,1月份发行300亿元新增专项债,2月份发行458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和专项债,3月发行354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

紧随其后的是河北省、江西省、江苏省和山东省,一季度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分别是989亿元、977.3922亿元、841.58亿元和717亿元,新增政府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分别是706亿元、688亿元、400亿元和600亿元。

具体发行计划如下:

2022年开年后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与2021年迥然不同。2021年上半年由于经济稳步恢复,稳增长压力较小,第一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仅为364亿元,而且全部集中在3月份发行。直至5月份,地方债发行才开始正式提速。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宏观政策的表述相比2021年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强调要“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具体的政策执行和节奏上,考虑到明年一季度稳增长的压力较大,财政部在较早时点提前下达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并推动提前下达额度在明年一季度发行,将有利于保障重大项目资金接续,并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该机构预计,提前下达的额度将在明年一季度发行完毕,与今年底的专项债发行高峰实现良好衔接,落实“跨周期调节”要求,为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表示,财政部特别强调明年一季度的发行计划要在今年年底就着手编制,确保一季度有相当数量的专项债可发行使用,这意味着明年的“财政前置”特征将比较确定。此外,财政部将按月统计专项债券实际使用进度,并对使用进度较慢的地区实施预警,层层压实责任,这也是一个积极信号,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效率有望得到保证。

专项债投向基建比例或将显著提高

2021年的地方债发行接近收官。截至12月22日,12月地方债已发行2941亿元,已披露未发行规模1070亿元。根据许宏才介绍,截至12月15日,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3.42万亿元,占总额度的97%。

从项目投向看,根据许宏才介绍,其中有约5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约3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约2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地已安排超过17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有效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展望2022年的专项债发力方向,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兼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近日说,2022年专项债券发行有“三个聚焦”和九大重点方向。“三个聚焦”分别是聚焦短板领域、聚焦重点方向、聚焦重点项目。九大重点方向分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

多个分析人士预计,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要求下,预计2022年专项债投向基建的比例将明显提高。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王国清认为,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成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新增专项债限额的提前下达,使得“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获得资金支持,有利于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将有效发挥基建对经济的托底作用。他表示,2021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节奏有所滞后,预计将有一部分资金结转至明年使用,将有力支持基建投资反弹,预计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可回升到4-5%左右。

2022年专项债将更加注重融资收益平衡

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压实地方政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特别是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让专项债形成“高质量实物量”,从源头上降低专项债偿还风险成为政策的重要着眼点。11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专项债资金使用要注重实效,加强对投向等的审核和监管,严禁资金用于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不必要的亮化美化工程等,坚决制止资金挤占挪用、违规拨付、长期闲置。

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宋其超介绍,政府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一是在选择项目时,明确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不具备条件的项目不得纳入专项债券项目库,也不得申请专项债券资金。目前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职业教育、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项目,都具有较为稳定的预期收益。二是在安排发行时,要求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强化市场约束。三是在后续监管时,动态跟踪监测专项债券项目的融资收益平衡情况。

根据财政部的要求,2022年1月1日起,专项债项目将实施穿透式监测,及时掌握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认为,伴随着穿透式监测正式实行,专项债全流程管理将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绩效,避险资金闲置等引发的风险,但同时对地方优质项目储备要求也有所提高。该机构认为,在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应统筹做好今明两年专项债管理政策衔接,更好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的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以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