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飞成功,其搭载的卫星当中包含了一颗由平安银行定制、其合作伙伴研发的首颗金融界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
一年过去了,这颗卫星在天上都干了啥?发挥了什么作用?未来要怎么干?日前,平安银行公司业务总监、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李跃向记者介绍了“平安1号”的运行成果。
解决传输痛点实时采集数据
“平安1号”是平安银行创新“金融+物联网+卫星”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重要一步,也是该行布局“星云物联网平台”的关键。
在传统抵质押模式下,中小微企业由于无报表、无信用、无抵押,较难获得融资支持。如今,依托“平安1号”卫星通信技术,银行可以实时获取经企业授权的、地面卫星物联网终端采集的数据,直接了解企业生产设备、资产等经营情况,以数字信用为企业增信,缓解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如此,银行还可以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化工具,赋能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缓解其经营难、经营贵问题。
李跃表示,由于传统地面通信覆盖范围有限,网络在海洋、沙漠及山区偏远地区等苛刻环境下铺设难度大且运营成本高,轮船、货车、钻探设备等在无地面信号覆盖区域的频次高且数量大。而通过建设卫星物联网,能摆脱地面网络盲区限制和自然灾害干扰,实时采集企业第一手经营生产数据,实现网络信息地域连续覆盖。
据介绍,“平安1号”卫星将数据发送到卫星地面中心,然后回传至平安银行的“星云物联网平台”,成功实现天地一体化无缝覆盖,为该行“星云物联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1年11月末,星云物联网平台接入设备突破1100万台,每天新增数据记录超过5亿条,创新应用场景超过20个,覆盖行业数量超过10个,在智慧制造、智慧车联、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城建、智慧物流等产业方面实现落地,支持融资发生额规模超过3000亿元。
“这些是目前我们做这件事情取得的成绩。”李跃表示。
卫星地面终端价格有望低于800元
卫星上天后要产生价值,关键还靠地面终端。市面上,一台卫星地面终端价格高达上万元,少则数千元,高成本限制了其运用的普及、普惠。
“只有降低终端成本、覆盖每个应该覆盖的角落,卫星技术才能发挥价值,客户融资成本才能降低,金融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李跃表示,为了将卫星服务更好地输出给实体企业,平安银行特别组建了一支团队,自主成功研发出TABE-01卫星通信终端。
记者看到,一台TABE-01卫星通信终端的体积十分小巧,和一个手机充电宝的大小差不多。
“这台终端的一大特点就是便宜,我们能把终端价格压降至1000元以内,如果实现量产,甚至可以压降至800元以内。”李跃介绍道,终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低能耗,这样一台小巧的终端待机时间可以长达一年,要是有外接电池则可以待机更长时间。
“我们有一个很朴素的出发点,就是终端必须便宜实用,必须要做到消费级,否则就不能实现大批量应用。”李跃表示。
共建开放合作生态
当前,平安银行已经构建起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口袋和数字财资的开放银行数字经济服务生态。李跃表示,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市场主体能参与到星云物联网平台中来,共建开放合作生态。
“我们希望参与进来的市场主体包括所有金融机构,不仅限于银行,还包括其他投资机构。这些投资机构在投了很多企业之后,他们也想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究竟如何。”李跃表示,此外,还包括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这类公司的设备租赁需要大量数据,和物联网息息相关。
李跃表示,我们还期待更多的科技企业、物联网企业参与到这个平台中来。因为一家银行不可能只靠自己来生产研发物联网设备、硬件,绝大多数还是需要科技企业的支持。
“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能够使用一套相同的接口、标准,这样可以保证在接收新数据之后实现快速扩展、快速迭代,保证系统较高的可用性。”李跃补充道,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保证数据安全可信,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银行可以依据数据为企业提供更可得、更易得的金融服务,真正把数据变成有价值的生产资料。
目前,星云物联网平台融合平安银行的开放银行优势,持续标准化输出平安银行的产品、金融、科技能力。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实现5700多个API接口输出,日均接口调用量超8000万次,服务企业客户数量超过3万,较上年末增长152%。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