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巨大的发展前景也在不断吸引国际投资者加大对我国的证券投资,资本的流入也将支持人民币汇率稳中走强。”12月10日,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展望2022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在此次全面降准的基础上,明年仍存在进一步降准的可能,全年通胀压力整体可控,涉房流动性会有结构性调整但不会出现大规模放松。

2022年初有望定向降准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各种新挑战交织叠加、超出预期,成为中国经济不容忽视的下行压力,展望2022年,货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稳增长护航是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康勇认为,明年货币政策仍将继续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并以稳定经济增长为主基调,做好跨周期调节:一方面是以降准为代表的总量调节,可以提振社会融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稳定各行业发展预期;另一方面是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助力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领域的发展,预计金融机构将在2022年给予绿色低碳发展更多的资金支持。

“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复苏基础仍然不稳固,持续的全球通胀也对制造业中下游企业形成利润挤压,不排除明年初央行在12月15日全面降准的基础上,继续采取降准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复苏。”康勇认为,明年央行将继续推出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高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支持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推动相关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

通胀压力整体可控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0.4%,PPI同比上涨12.9%,环比持平,PPI与CPI的差距有所收拢。康勇预计,2022年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CPI和PPI的差距将会继续收拢。在消费者价格端,近期生猪存栏量已经触顶回落,预期将带动猪肉价格企稳回升。此外,由于今年基数较低、消费持续恢复、以及部分上游价格上涨向下游的传导,预期明年CPI将有所回升。在生产者价格端,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原材料产品供给不断恢复,供需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叠加今年的高基数效应,明年PPI将稳步回落至4.0%左右。

康勇强调,当前的全球性通胀既有短期因素掣肘,也受长期原因影响。短期来看,发达经济体防疫措施放松后,对能源商品的需求集中释放,以及今年“寒冬”供暖需求上升等因素,都造成了阶段性需求加大;此外疫情防控措施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复工较慢、集装箱不足、供应链紧张等因素也在短期内从供给端进一步推升了全球通胀水平。从长期因素来看,过去10年全球对铁矿石、铜、铝等大宗商品采掘业投资增长较慢,导致相关产能出现不足。此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在加速降低碳排放,近年来在火电等碳排放量高的传统能源领域投资减少,而水电、风电、光伏、天然气等新能源的投资虽然增长迅猛,但新旧能源产能处于转型交替阶段,并且受异常天气、储能技术尚未成熟等因素影响,导致供需可能出现缺口,也是全球通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面临上行压力的原因之一。

涉房流动性可满足合理需求

从11月开始,房企的融资环境转暖,个人房贷审批速度也明显加快。对这一现象,康勇认为,近期部分领域房地产政策出现一些微调,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而且此次降准也有助于缓解银行资金压力,银行或将加快居民购房者正常房贷的审批及放款速度,保证涉房流动性的合理需求。预计未来在居民刚需购房上会有更多的信贷政策支持。

但康勇强调,在进行边际调整的同时,未来一段时期房地产调控整体上可能仍将维持较紧的局面,出现大规模放松的可能性较小。预计明年房地产新开工和销售仍可能走弱,但施工和竣工有望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并不是要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对中国经济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收入占地方政府本级收入的一半以上。”康勇认为,更好的居住条件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之一。过去几十年,我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上升到2019年的39.8平方米。从长期看,我国政策目标是建立健全房地产长效机制,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结算公司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债券托管连续第36个月增加,首次超过3.6万亿元。康勇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影响。而当前融资环境趋紧,叠加全球通胀风险加大,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亦开始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将对未来经济复苏动能产生深远影响。而我国宏观政策领先美国提前回归常态,坚持以我为主,并保持相对稳定,当前中美10年国债利差依然保持在1.3个百分点以上的水平,预计在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向好的吸引下,未来外资将会继续增持中国资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