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人们对贵州省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地貌最直观的概括。州境内沟壑纵横、山川连绵,大自然给了黔东南州无可比拟的旖旎风光,也让州内人民走上一条艰难的致富之路。

2021年,黔东南州迎来了来自岭南的兄弟。

根据国家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和粤黔两省工作安排,佛山接棒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15个脱贫县,山海协作迎来崭新开始。

面对新的使命,佛山打起了百倍精神。

主要领导先后召开11次会议、近8亿元的财政援助资金、劳务输出、产业协作、教育医疗组团帮扶……一条条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黔东南州人民的日子过得愈发红火,也让佛黔两地人民的心跨越山海,紧紧相连。

全年投入近8亿元

出钱出人出政策

从佛山市出发,到黔东南州府凯里市,超过840公里的路途,至少要驾车10个小时。

帮扶结对之后,两地迅速走到了一起。

自去年3月明确定结对帮扶关系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召开11次会议研究部署东西部协作工作,并于4月22日划拨第一批财政援助资金,4月26日便组织第一批16名干部进驻黔东南州。

1个月内资金与人力迅速到位,佛山以实际速度展现出帮扶之心的迫切。

在资金方面,去年,佛山克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年共投入财政援助资金7.9577亿元(黔东南州获得东西部协作资金比去年增长2.95%),实施帮扶项目271项;聚焦4个重点帮扶县,安排协作资金2.2768亿元,县均5692万元,比其他县平均数多出约700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排3866万元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

此外,佛山还筹集社会帮扶资金(含捐物折款)7438万元,全部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除了资金,佛山派出一批精兵强将“出战”,择优选派党政干部37名、专业技术人才189名到黔东南州开展帮扶,帮助黔东南州开展干部和专技人才培训440期,共培训23958人次。

为了增强黔东南州经济发展动力,去年3月,佛山主动赴黔东南州对接劳务协作工作,通过提供岗位、就业培训、组织输转、帮助稳岗等方式帮助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超4万人,完成协议数的465.77%(脱贫劳动力24828人,完成协议数的3546.85%)。

其中,黔东南州到广东省就业达23410人(脱贫劳动力11340人);在贵州省内就近就业15231人(脱贫劳动力10977人)。

截至目前,中西部22个省在佛山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85万人(脱贫劳动力43641人)。

“一县一园”产业协作

消费帮扶助力黔货出山

雷山乌杆天麻、台江蜂蜜、剑河香菇、三穗鸭……来自黔东南州的特色农产品,正以更便捷的通道走进佛山顺德的餐桌、走向更广的世界。1月11日,“黔味好物”特色农产品体验馆揭牌仪式在顺德容桂举行, “黔味好物”特色农产品电商渠道建设项目全面启动。

这是佛山以消费帮扶黔东南州的众多举措之一。

为了打通黔货与佛山之间的产销对接之路,佛山引导本地企业落户黔东南州,市场化采购和帮助销售农特产品。一年来,佛山推动黔东南州创建了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佛山市设立了11个黔东南州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专区,上架农特产品300余种。佛山以此助力“黔货出山”,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全年累计采购和帮助销售黔东南州农特产品近30亿元。

在产业协作方面,佛山借鉴广东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做法,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根据各县发展主导特色产业的实际需要,选准一个行业,找到一个龙头企业,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方式,整合多方资源合力共建,助力15个脱贫县打造“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承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的新平台,助力各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例如,雷山县围绕茶叶、天麻、食用菌、水稻四大主导产业,整合家庭散户、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乡村旅游等资源,吸引了碧桂园、粤桂粤黔现代农业产业园联盟等市场力量,打造“茶麻菇稻”农文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政府发展产业有抓手,企业投资有项目,群众参与有收益的多方共赢。

与此同时,两地创新产业协作服务,实施“跨省通办”,推动黔东南州从江、榕江三穗、剑河等11个县与佛山结对区开通“跨省通办”服务,围绕市监、公安、教育、医疗、社保、商事登记等重点领域,在两地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分别设置“跨省通办”综合窗口,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优化营商环境。

例如,黄平和施秉县可在高明区跨省通办事项142项、南海区可在从江县跨省通办事项285项,以“管家式”服务在施秉县设立企服小管家、在镇远县成立“广东企业落户服务办公室”,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组团式帮扶

以万企兴万村

社会力量是参与帮扶的重要支撑。

佛山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乡镇结对15对,学校结对55对,医院结对53对,动员佛山全市超460家企业、社会组织和村(社区),结对帮扶黔东南州505个原深度贫困村,其中4个重点帮扶县359个原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覆盖率100%,帮扶举措逐步走深走实。

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佛山接棒杭州继续组团帮扶台江县民族中学、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增加帮扶台江三中、施洞中学,帮扶范围涵盖普通高中、职业教育、义务教育三个阶段,佛山派出的组团支教教师达45名。

同时,佛山组织学校开展结对共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和佛山2所中职学校结对帮扶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形成高职带动中职、以多带少的集团式帮扶。安排协作资金364万元,加强台江县民族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佛山市中医院等医院派出6名骨干医生,组团帮扶台江民族中医院,并支持300万元助力该院新院区建设。

“万企兴万村”的行动,形成了社会帮扶新格局。

佛山通过“6·30”扶贫济困日、慈善晚会、公开倡议等多种方式,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帮扶黔东南州。大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可忽视,碧桂园派驻3人在黔东南州长期驻点帮扶,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乡村“五大振兴”,形成“1+5”乡村振兴有效模式,并在台江县发展鲟鱼养殖,免费向台江村民捐赠高质量鱼苗等。

接下来,佛山市将按照“中央要求、黔东南所需、佛山所能”的原则,与当地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立足双方优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两保持三加强”要求,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数读

资金:

全年共投入财政援助资金7.9577亿元(黔东南州获得东西部协作资金比去年增长2.95%);

帮扶项目271项;

4个重点帮扶县协作资金2.2768亿元,县均5692万元,超其他县平均数约700万元;

3866万元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

社会帮扶资金(含捐物折款)7438万元。

人才:

党政干部37名;

专业技术人才189名。

劳务协作:

培训440期,共培训23958人次;

稳定就业41919人(脱贫劳动力24828人);

培训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10402人次;

帮助黔东南州农村学生到广东就读职业学校421人。

社会结对:

乡镇结对15对;

学校结对55对;

医院结对53对。

乡村振兴:

两地共建5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助力15个脱贫县打造“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个;

设立黔东南州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专区11个;

上架农特产品300余种;

全年累计采购和帮助销售黔东南州农特产品29.7949亿元。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