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兴产业发展,市场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明晰。
近日,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数字技术人才,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部署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加强新职业培训工作,加快数字技术技能人才自主培养。
《办法》指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计划在2021年至2030年,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实施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培育壮大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文件传达的信号重点是培养汇聚数字技术的攻关团队,这将推动我国数字技术培养基地的创新和建设,将会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多方监督的管理体制。此文件对数字经济行业存在非常积极的影响,整个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将会有更多合适人才的储备,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其实,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数据上能看出来,数字技术人才在招聘市场的供需方面两端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根据猎聘最新发布的《2021三季度中高端人才求职与就业大数据报告》里显示,2021前三季度,数字化新发职位比上年前三季度增长55.74%。
在三季度数字化人才最多的20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的数字化人才薪资高出该市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在大城市这种差距更明显,例如,上海、北京的数字化人才平均年薪为28.01万、29.32万,比当地中高端人才的薪资分别多1.14万、0.82万。这种差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字化人才的稀缺性和高身价的特点。
对于国内目前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整体的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和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是处于较领先地位的。但是,随着数字经济、数字研发、数字商务重要性的不断凸显,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了出来,比如最近大家一直关注的数据安全、隐私计算、数据治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说明了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数字创新领域专业化人才依然缺乏。”
王鹏认为,数字技术专业化的人才,既包括了领军的科技研发型人才,也包括了相关商业的管理型人才。但目前被大量需要的,是技术基础型人才。
王鹏指出,“这和我们的教育结构是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我们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在不断提升。但除了高精尖人才之外,我们还需要大量了解数字经济,了解数字化技术,有相关开发和研发能力,对于数据安全、处理等方面有一定专业化技能的实操型人才。目前相关行业发展最大的痛点就在于用高端的人才去做基础性的工作。可以说,实质上能培养基础型人才的高校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因此形成了供需之间的错配。”
从未来数字技术人才发展的前景上来看,王鹏认为,未来我们还需更好的建设和发展职业教育基地以及订单式的人才的培养体系。随着指导意见的落地实施,未来数字化人才的缺口会逐步被补上。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夯实我们的研发技术基础也有重要促进作用。未来数字化技术的专业化人才,会成为我国人口红利的一大优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